![]() |
黃有評 教授 Prof. Yo-Ping Huang |
學歷
► 美國德州理工大學(Texas Tech Univ.)電機工程博士(May 1992)
► 大同大學電機工程碩士(June 1985)
► 大同大學電機工程學士(June 1983)
經歷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電機系教授(02/2008-present)
► 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研發中心主任(07/2019-present)
► 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執行長(08/2011-07/2015)
► 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副執行長(02/2011-07/2011)
► 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秘書處處長(04/2010-01/2011)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電機系教授兼主任祕書(02/2008-01/2011)
► 大同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08/2000-01/2008)
► 大同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兼研發長兼貴儀中心主任(08/2005-09/2006)
► 大同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兼總務長兼電資學院院長(08/2002-07/2005)
► 大同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兼系主任所長(08/2000-07/2002)
► 大葉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兼系主任(08/1997-07/2000)
► 大葉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兼電子計算機中心主任(08/1999-07/2000)
► 大同工學院資訊工程系所副教授(08/1992-07/1997)
具體學術成就成果證明
近年研究方向著重在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架構整合成AIoT,強調務實致用,以解決醫療面臨的問題與生產製造的痛點為目標,三大研究面向包含:
► 智慧醫療領域:合作醫院有馬偕、榮總、長庚、北醫,研發重點為協助醫師針對臨床上復健療程三大困擾的問題:(1)患者回家後是否有依照療程進行復健?(2)每次復健多久?(3)復健過程如何追蹤與分析?
► 智慧檢測領域:合作單位有宜昇、義隆電、友達,主要是協助廠商解決產品表面刮痕、瑕疵檢測、大數據分析、影響生產因子管控、以深度學習技術自動辨識細微差異影像之研究,並導入轉移學習方法,達到業者要求之適用新產品(少量樣本)、改善多種應用場景(瑕疵判定)目標。
► 智慧農業領域:合作單位有逢霖生技、優氫、富宸,主要為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來解決農漁業面臨的問題,包含網室與溫室生長環境以物聯網架構自動控制、結合影像處理與深度學習技術自動判斷玉女番茄或黑木耳是否已可採收;以影像處理與深度學習技術自動判斷臺灣鯛吃飼料狀況,以最佳化控制飼料餵食量,使魚兒可以吃飽但又不會剩料太多造成水質汙染,以在雲林口湖鄉臺灣鯛合作之養殖場為例,整體研發成果飼料成本可節省15%以上、系統可即時通報水車是否故障停止運轉了,再加上我們的虛擬圍籬技術,更可驅離鳥類入侵搶食飼料和吃魚,粗估不但可節省20%以上飼料成本,更可提升2%以上魚獲量,該系統。
具體專業技術成果證明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傑出研究獎(2020年)
► Fellow, IEEE (01/01/2020)
► Fellow, IET (11/19/2008)
► Fellow, Int. Association of Grey System and Uncertain Analysis (GSUA) (08/08/2016)
► IEEE SMCS BoG (1/2019-12/2021)
► 中華民國系統學會理事長(07/2015-06/2019)
► Chair, the Technical Committee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EEE SMC Society (7/12/2018-present)
► Chair, Taiwan SIGSPATIAL ACM Chapter(07/2011-06/2018)
► Chair, IEEE SMC Society Taipei Chapter(01/2014-12/2017)
► Associate Editor, IEEE Trans. on SMC: Systems. IF=9.309 in 2019
► Associate Edi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uzzy Systems. IF=4.406 in 2019
► Associate Editor, IEEE Tran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